关于“秘密”网站的采访问答
关于“秘密”网站的采访问答
时间:2007-7-11
西山老师您好!
我是《北京科技报》记者苏丽敬,今天有幸再次向您请教问题,请您多指教!我的采访问题如下: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名叫“秘密”的网站(http://secret.moumentei.com/article/best),网站内容大多以倾诉情感、性爱、婚姻出轨等问题。因此,我想请问您:
1、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诉类的网站?(最好抛开人们工作、生活中压力过大,或者人类有发泄内心苦闷的需要这类原因)
出现这样的网站很正常。其实几乎所有公共论坛上,特别是一些心理网的论坛上,人们早就在倾吐内心的秘密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自我,这个精神自我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其封闭性表现为人人都希望保守自己的秘密和隐私,保护自己,不让原始本能的一面轻易亮相,而愿意以符合社会需要和他人期待的一面对外;其开放性表现在人们总是处于不停的互动中,不断地交换着信息,交流着情感。一个拥有个人秘密的人,某种意义上就是与人们隔离的人,如果这个人足够普通,长期保守一个秘密是难以忍受的折磨。而分享秘密则意味着分担压力,意味着结盟,意味着与他人发生连接形成小型团队。
2、您是否支持这种网站的存在?为什么?
分享秘密,还可以获得支持和建议,虽然需要冒被伤害的风险——然而,众所周知,网络匿名提供了很大的安全保障,使得被伤害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而寻求倾诉的人从彼此得到支持的效率又远远超过了地面的方式。我觉得“秘密”这个网站的设立,是一件体现人文关怀的功德。它给人们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增加了一条很不错的渠道。使参与者人格中的阴影部分有所寄托,从而减少了它因为压抑而爆发不良行为的机会,这对社会稳定和谐是有贡献的。如果“秘密”网站能引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引导和抚慰甚至咨询服务,还可以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给降下来。
3、在西方,教堂为人们提供忏悔、祈祷的场所,有牧师倾听人们的心声,而在中国,却缺少这种告解场所和神职人员。这是不是网站产生的一个原因呢?为什么?
西方的牧师是经过神学院严格的培训的,普通网友很难做到牧师那样的关怀和接纳。但是网站的尝试至少开了个好头,相信今后会逐步完善的。我不知道网站的设计者的初衷里是否包含着这样的愿景,如果是的话,不引进牧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一个设计缺陷了。如果不是,那么能让人们在这里面摸着自己的良心单纯地倾吐秘密,就已经是很天才的创意了。天主教的新教徒认为人们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无须借助罗马教会,其实也是相信人们都有一颗良心在。
4、在网站上,我还发现有的人倾诉了自己秘密的一部分,然后说“愿意继续听下去的给个笑脸,不愿意听的给个哭脸......”,而给出笑脸的网友要超过显示哭脸的网友3倍左右。这种是不是体现出人们的窥私心理?为什么?人们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或生活方式下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请您从心理学或动物本能的角度解释一下)
我愿意给所有倾吐秘密的人以笑脸,如果笑脸已经约定成为继续倾吐的信号的话。先圣孔子倡导仁义,仁的本意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直接推理就是人际关系中讲究“恕”,要将心比心,体谅别人的难处和短处;义的本意是自我牺牲,赤诚助人,其直接的推理为“信”和“勇”,就是心口一致的诚实和突破狭隘的气概。我相信给出笑脸的网友是仁义的,大胆倾诉的网友是勇信的。我觉得来到“秘密”网站的人多数都是人同此心的。当然并不排除有些人还有窥私心理在起作用。之所以要窥私,未必是无聊,更可能是好奇。没有好奇心,就没有今天的人类生活了,任何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类都是难以按捺住好奇心的,它来自生本能,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探索并创造社会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经由窥私,人们侵犯别人的疆界,并可能引起冲突,不利于和谐共处。但在“秘密”网站实施窥私行为,却是安全的,并获得某种快感满足,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窥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5、据我了解,有很多网友沉溺于这种倾诉形式,经常会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苦闷与烦恼。请问您,这种生活方式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消极后果吗?
我注意到您使用“沉溺”“生活方式”这两个词汇。我不太清楚是否吻合这些网友的实际情况——他们是否真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自觉有意义的生活了?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角度看,宣泄和倾诉秘密或情结只是第一个阶段,能暂时减轻心理上的压力,缓解内疚或者羞愧引起的焦虑或者抑郁。如果到此为止,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会问题复发,会再次趟进同一条河流,甚至会产生不健康的获益:自怜和自恋,乃至通过自我肯定走向反社会(比如香港某影片中黑老大边告解边犯罪)。这就是可能的负面结果。因此,第二阶段的接纳和解释心理问题及其根源,第三阶段的学习和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甚至深入到第四阶段的转变和巩固新的人格因素,都是有跟进必要的。
建议“秘密”网站跟一些有实力的心理网站交换连接,如果能聘用驻站心理咨询师更好。
6、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人们是不是应该获得良好的心理暗示或者和主流群体保持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如果有苦闷和烦恼,人们应该如何倾诉更好?请说说您的看法。
主流群体、正常生活和环境的良好心理暗示等确实可以支持更好的心态。但是如果离开人格健康单纯来谈心态,意义不大。调整心态,功在一时半刻;改善人格,功在生前死后! 人格的健康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在统计上包括了很大一部分人,不同的心理学派都曾经提出过大同小异的判定指标,通常会包括自尊自信、热爱生活等内容。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格也是千变万化的,可以归类,但基本上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格。一个健康的人格,其心态在多数情况下也是良好的,他也更有能力在面临恶劣情境时依然保持其良好。至于他对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能否获得及是否良好,不是很重要。健康的人格通常倾向于较少地屈服于暗示,能保持自身的稳定和独立。而其中健全的人格(健康而完善的人格)则更加有力量,比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真的猛士”,敢于在黑屋中呐喊,敢于抚哭叛徒。再比如唐朝的魏征,既敢于到刑场为窦建德致酒送行,也敢于在朝堂对李世民犯颜直谏。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乏人格健全的人,但总是少数。 任何一个社会,主流群体并不一定都是人格健康的人,但大致可以说成是行为基本符合社会规范的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苦闷和烦恼,即使明心见性的佛陀还曾经因为他指定的衣钵传人提婆达多在僧众中的影响力高企而不安呢,何况众生。应该怎样倾诉苦恼?如果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连这个也要规范管理起来,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倾诉者如果能在道德层面上保留几分自省,就很不错了。这些自省可能包括三个方面:是否因为倾诉可能给其他当事人带来不恰当的损害(公正的缺乏)?是否依赖和占有倾听者的耐性和时间而吝于感谢和补偿(自尊的缺乏)?是否滥用倾诉减轻心理压力却并不打算解决实际问题(诚实和勇气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