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30~39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德道经》第74章 “不强”:)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讲的是不要逞强。俗话说“出来混是要还的”,以强兵霸凌对方,终究是要招致报复的。军事行动会扰民,会破坏生产。是不祥的事情。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要见好就收达到目标立刻停战。本章白话翻译如下:

以天道辅佐人主的人不以武力胁迫天下人服从。那样容易招致报复。军队驻扎的地方会生出荆棘,重大的军事行动之后必然有凶灾的年份。善战者达到目的就停下来,不可以继续逞强。成功而不矜持,成功而不夸耀,成功而不骄傲,成功是不得已,所以获得战果而不逞强。事物强盛之后就会衰老,就容易远离道的本源。如果偏离道的本源,那么必然会提前灭亡。

最后我们就说一个“不道早已”的例子。按照人类的遗传规定性,人类可以活到150年左右,但实际上迄今为止,人类才活到一半的年龄,人类的平均寿命只不过75岁左右,这就叫“不道早已”。物壮则老,多有不道,个体意志和认知可能偏离了道的法则,道的价值观等,譬如该养生的时候还在折腾等等。没有顺从于道,就会提前谢世。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德道经》第75章“贵左”:)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一章是继承上一章的说法,老子并不主张逞强用兵,实在是不得已才用,所以他就讲述了关于用兵的一些自我约束,一些仪轨。天道运行看先天八卦象征,天左旋地右动:天左旋从乾向坤代表天道周流灌注,为因;地右动从坤向乾代表现实事物运作,为果。故左尊右卑。地德演绎看后天八卦,坐坎面离,左青龙在东方震主生发进益之喜,右白虎在西方兑主凶丧损耗之事。所以按天人感应,吉事贵左,凶事贵右。战争当然是凶险之事。

本章翻译白话文:

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或者还是令人厌恶的器物所以遵循天道的人不会接近它。君子平时以左为贵,用兵打仗的时候以右为贵。兵器是不祥的,不是君子的器物,迫不得已才用,所以以一种超然淡泊的心态来对待才好,胜利了不要觉得美滋滋。如果觉得美就意味着以杀人为开心的事。而以杀人为开心的事,这样的人不可以掌管天下。吉利的事情以左为上,凶险的事情以右为上。军队的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指的是以丧礼执行。杀人很多,应为此悲伤流泪。当战争胜利了,要举行丧礼。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德道经》第76章“知止”:)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也,犹小浴之于江海也。

 

这一章主要是描述道的自然本性。其实,事物的自然本性是在它的与其他事物的作用关系之间体现出来的,不存在独立于关系的自然本性,这恰恰就是遵循道的规范的,说“道的自然本性”的说法本身就很勉强。老子还讲“知止”是什么?就是不要反复演绎。对道的解释太多,可能会混乱,就像事物反复演化就会远离其源头——其实这也合乎道关于变化的意蕴。没有什么难点,我们就直接翻译到白话文:

道,通常不能被定义,它尤为简单,极其微小,但是天下没有人能让他臣服,能控制他。人间有权力的王侯如果能守护道,那么所有的事物将自然的顺服。天与地相交合降下甘露来,没有人下命令干预,而自然是均衡的。当我们对道开始予以描述,有了一个描述也就可以停下来了,在这里停下来可以不出错。打个比方,道作用于天下,就像河谷作用于江海。

那么你想江海的水是从哪来的?当然是从万千条河谷汇聚而来。道就是就像万千河谷最终注满江海,道对于天下万物,它最终作用使得天下万物欣欣向荣。为什么“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为什么在这里要停下来?是因为当我们用一个象征来解释一个原型的时候,它是最接近原型的。当我们在用新的象征来解释原先的那个象征的时候,那么它就可能开始走上了歧路、不归路,跟那个原型的关系就远了。

譬如说一朵花非常的美丽,然后,我们用一个象征,说就像美丽的女人,然后如何理解美丽的女人?可以用一只美丽的猫来比喻,那么,美丽的花和美丽的猫之间的距离就远了。往往在这种继象征的过程中间,偏差和错误就发生了。当然从无意识的角度来讲,这是象征的妙用,象征的容错能力把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不分彼此,这其实也是道的精神。道的力量贯透于象征及继象征的整个脉络,贯透于整个自然万事万物,但是对道本身的解释,我们最好只用一个象征。当我们过度的去描述和解释道的时候,反而会离道更远,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德道经》第77章“尽已”:)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本章内容,比较简单明了,所以我们就直接翻译为白话文。

了解别人的人是智者,而了解他自己的人更为明智;胜过别人的人有力量,而胜过自己的人是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真富有;坚持行动的人有志向,而不失去其根本的人更持久;死了但不被人忘却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本章议论了大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其中体现出老子的价值观取向,就是做一个自知者比知人者更好,战胜自己比战胜他人更强,知足即富有,有志但不要失去根本。最后人们追求长寿但终究会死,那么不被后人遗忘就是长寿。

但如何才能不被人遗忘呢?答案肯定是有生之年做点有意义有益于人类的事情,立德、立言、立功。老子并不排斥有所作为,他反对的是不遵循大道的胡作非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德道经》第78章“成大”:)道沨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这两段文字的区别,主要是通行本里边多出“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这句话,然后在《德道经》最后讲的圣人依从大道“是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主体是圣人,而在通行本里面没有提圣人,依然是指大道。我们还是依据通行本。

大道的运行运作“其可左右”,左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我们知道“玄”,“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前面已经解释了是那种同源分化交互,既分化又交互的演变过程,所以“大道泛其可左右”就是大道运行的左右分岔,产生相对立互为前提的两面。万物会产生不同的发展取向,万物凭据依照大道的规范而生成出现,并且不辞谢。那为什么用“不辞”这个词?其实万物按照大道模式的生生息息也由不得它自己,也没有辞谢的可能。然后,从万物的角度上讲,万物也有自己的意志和担当,利益和诉求,有自己的命运旅程,不可也不愿辞谢,也就是说不去违背、逃避、抗拒自己的命运。在大道的灌注之下,推动之下,万物会成就自身并相互分合转化迭代演变。万物成就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大道虽然成就万物这些新的变化,却并不据为己有。大道是无私利。

大道没有私欲,恒常稳定,成为万物的背景,这种情况又会显得不引人注目,不被注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小。而世界万物都归附于大道,大道却不为主宰,所以,又可以说大道非常地伟大。

大道并不自以为大,这才是真正其大无边的原因。这一点显然对于圣人是有启发的,圣人可以学习大道的样子。我们来翻译一下。

大道流溢,左右分化,万物依恃祂产生并且不辞谢。大道覆盖和滋养万物,成就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恒常不变,没有私欲,所以可称之为微小。而万物归附于大道,大道并不主宰,又可称之为大。大道因为终究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其大无涯。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德道经》第79章“大象”:)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德道经》的内容跟通行本差不多,相互参照,那么我们还是以通行本为依据。首先来做一点解释,这个“执大象”到底是什么?看上下文,因为上面一章讲的是大道“可左右”,就是大道的运行规律是让世界事物分化交互生生不息。老子不建议迷失于细节的工作(但也没有他反对科研探索的证据)而更倾心于整体把握和参与。谁来执大象?老子的假设读者是君子,在今天主语当然就是“我们”,就是我们要宏观全面地 “掌握”大道的原理和现象。老子他就突出一个“大”字,就是宏观地整体地去感受和把握大道的运作,其实不需要做什么,顺应祂就行了。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那么天下万物,就会趋附我们,和我们在一起,“往”是从属、归附、追随的意思。

当天下万事万物都汇聚在我们“执大象”的这样一种心态和治理模式之下,他们彼此之间就会是和谐的,相互资生转化而不是相互伤害,和平安宁,浩瀚如海,非常广大。那景象就像音乐和美食让经过的客人都停止了脚步一样具有吸引力。所以老子描述的就是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方面的例子,譬如汉初的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政指导思想比较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国家干预度很低。所以国家很快就从楚汉争霸战乱后遗症中恢复过来,并且变得殷实。当今的保守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念也是如此。让大市场去发挥作用。让政府处于一种最低限度的最小化的存在,成为市场的一个必要元素,经济就比较容易繁荣。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市场也能够自己消解转化。

关于“道之出口”,或者“道之出言”,就是我们如何来描述表达“道”,老子就打了比喻。他说道非常平淡就好像没有味道,你要看祂,你也看不到,你要听祂也听不见。“既”为完成、竭尽,“用之不足既”有两层意义:其一,“不可既”,祂绵绵不绝,永远用不完;其二,“不能既”,祂神秘莫测,靠人类这点小聪明无法掌控、无从着手。所以我想我们只能用心去感悟和承载大道了, “执大象”也是不得已吧。

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当我们持有宏观整体的心态视野和治理模式,天下的万事万物就会归附于我们,并且和谐平安,非常广大。这种情景就像音乐与美食让过客停留脚步。说起大道,我们只能说祂平淡得几乎没有味道,你看不见祂,也听不到祂,祂绵绵不绝而无法操控。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德道经》第80章“微明”:)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一章,主要是对于“玄之又玄”的同源交互的进一步说明,它描述了一种情景,就是事物以对立面为前提、向对立面转化。本章的关键词就是“微明”。微,代表细微幽微,相当于是征兆。明,代表可见的现状以及对潜在变化趋势的了解。微明就是在现在可以看见的情况里去发现征兆的意思。所以明是洞察,管中窥豹,小中见大。《德道经》的第80章,跟它区别不大,所以,我们还是以通行本作为基础。白话文表述是这样的:

将会关闭的,必定是张开的;将要衰落的,必定是强盛的;将要废弃的,必定是时兴的;将被剥夺的,必定是被给予的;这就是对幽微征兆的洞察。柔弱(的征兆)必定会胜过刚强(的现状)。鱼不能脱离水而活,国家的利器不可以展示给外人。

为什么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因为外人一旦了解太多就会找到弱点,建立战胜利器的征兆,最终危及国家。“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也就是说,我们的利器如果现在是很利的话,会转为不利,这是必然的,所以要居安思危,小心保护利器的秘密。譬如历史上我国曾经禁止冶金铸造技术外传漠北草原。但是同样道理只要是秘密,终究是守不住的。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德道经》第81章“无名”:)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妫。妫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贞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里有好几个关键字的出入,但是意思差不多,所以我还是用通行本为准则比较好一点。本章很重要,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我直接先给出白话文翻译:

大道经常不直接做什么,但是几乎做到了任何的事情。如果统治者们能够遵守和采用大道的运作模式,那么万事万物就会自然自主自动演化。万物在自化的时候会产生欲望。我的观点是要以最初尚未被认知的时候的那种质朴来匡正它(回归初心)。那种最初尚未被认知的质朴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比较安宁,那么天下就自然比较安定。

这里要说明的就是为什么老子对于这个“欲”持某种否定的态度,他知道万物自化,欲望会产生,我们今天视欲望为发展驱力之一,它与最初的“无名之朴”区别在哪里?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无名之朴”相当于是自性的舒展和表达模式,以及依照模式在时空中最初的舒展表达,“欲”相当于自我情结寻求占据时空位置并自我复制扩张的冲动。《周易•震卦》描述了事物出生及成长的旅程,“震亨。震来虩xì虩,笑言哑yā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出生时以事物自性之阳接境遇之阴,和谐交流成就雏形,受到欢迎,故如婴孩“笑言哑哑”,雏形就是无名之朴,承载表达了事物初心。但拥有雏形就转为阴性,其成长就会陷入与境遇中其他事物的竞争,同性相斥,此时以胜出为目的就可能稍微偏离初心,但实现初心却又必须胜出,于此欲望产生了。于是“震惊百里”,才得以“不丧匕鬯”,(不失去祭祀祖先的礼器祭酒),即继承初心,实现自我。然而,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就在这里,欲望必须被审视和觉察,必须回归和吻合初心,否则事物发展必然偏颇。譬如国家诞生的初心是保境安民,如果所有部落都按此初心,必然小邦林立,鸡犬相闻,安宁祥和,大家相处在“朴”的层次。然而国家之间实际上却陷入资源争夺而彼此征伐,产生了一些巨无霸怪物帝国,时刻威胁邻国的安全。推动这种变化的就是“欲”。春秋时期诸侯称霸是令老子倍觉失望的现实,促使他决心避世隐遁。

“无名之朴”没有欲望,它自然而然。

今天我们知道,自我是通过欲望的驱动来展开自性的内容的,也就是说欲望,其实它主要地也是表达自性的工具之一。然而由于自我的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对于无意识心智的隔离度,欲望推动的自性表达会盲目,会出偏差。公共生活靠什么来匡正个体的欲望令之返璞归真回归到无名之朴?答案就是“道德”。这个词汇就源自《道德经》。前面我们说过无名之朴的两部分,初心(原型模式)和雏形,初心属道的范畴,雏形属德的范畴。类比于荣格分析心理学里原型和原型意象。我们知道,原型意象在继象征的旅程中会偏离原型。譬如原始人按照帝王的威仪泥塑上帝的偶像进行膜拜,就迷失在偶像崇拜的狭隘观念里,乃至于崇拜同一个上帝的子民之间产生分歧,展开血腥的宗教战争。

万物的自化本是自然而然的运作,如果保持自然,万物就是彼此资生的和谐状态,就连猫吃老鼠也是自然的,它们的彼此资生表现在老鼠作为猫的食粮,猫的存在刺激老鼠拥有惊人的繁殖力。天下是安定的。老子描述的无名之朴就是一种简单的初级的,回归到根本的保守的模式和状态,这种保守主义色彩的模式和状态往往更稳定,更持续,更少动荡,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所以老子对于欲望持一种审慎疑虑的态度,最好是不要有欲望,要回归到无名之朴;如果不能阻遏欲望,就以无名之朴的要求来匡正。

欲望的驱动,会使事物变得越来越面目全非,越来越偏离它的本源,甚至迷失它的发展目标。人们发现猫吃老鼠就豢养猫,渐渐地会出现宠物猫懒惰肥胖甚至害怕老鼠的现象,这倒不算大问题。人们发现种植比打猎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于是尚武精神退化,而高糖碳水食物结构和繁重体力劳动损害身体健康,还要承受来自游牧民族的掠夺蹂躏。终于用火炮搞定游牧民族了,更惨烈的战争方式就来临了,直到军备竞赛产生核武器,人类可以抹掉自己了。还有开矿炼油污染环境,转基因食品损害身心……

人们啊,在做出任何创新发展的时候,好好想想吧,获得任何好处都要付出代价的,有些做法未必值得。应该回归到初心,再三审视,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何才能不偏离目标,如何有效处理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不至于不可收拾。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道经》第1章 “论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本章开始属于德经部分了,所以在《德道经》里是第1章。但我看道经中有讲述德,德经中有阐述道,所以我们可以推想这两者的关系必然有从道而德和以德知道的两面。承上一章的说法,事物从道而德就是初心产生雏形,而能让我们逆向以德知道的路径就是认识雏形,因为后者具体可识别,从而推知初心。雏形是上德,落实到尘世就是下德,具体事物。下德后续的演变依然是从道而德的初心的次第展开,但由于“欲望”的参与会等而下之,偏离初心之“无名之朴”。我们若跟随老子以此观点来看儒家人际情怀中重要的仁义礼观念就会发现它们有着每况愈下的排列序位,这眼光确乎很犀利。这些观念中都有人欲的参与,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我们今天会把仁义礼归于德的范畴,是因为长期浸润儒家思想所致,也是我们局限于对下德的认知所致(即认为德总是有确定的规范和标准的,而迷失初心)。而在老子的思想中,德前置于仁义礼,是更值得守护的一种生活模式,折射于人际情怀,是极为简朴、真诚无私而有利于境遇中的事物和生命的,它直接来自道的灌注。道如河谷则德如水流。我们日常所说人的德性或德行,是指人在个性和行为方面对于境遇和他人具有资生滋养功能的程度,就好比水流的大小清浊。

《德道经》第1章内容差不多,而缺失“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一句。通读本章,我觉得老子在人际情怀或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分了“德仁义礼”四个境界,于德又分了上德和下德。所以从语气和文义来看,我觉得在述及“下德”可能有传抄的错误,若文义比较通顺一点,应该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体现初心如水,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雏形之或如流或如渊,下德有可选形式,或有可依规范。下德也是无为的,因为作为德顺应道,其相应事物生于境遇则顺应境遇相互和谐,就像水顺应地理一样。但毕竟其进入了境遇,有具体形式,所以又“有以为”。我们正是通过对德的观察来意会和揣摩道的。

德体现在与道的关系里。当我们以从道和从德来划分,那么直接从道就是上德,直接从德(间接从道了)就是下德。譬如善意柔情,就是从德了。如果迷失了道,是可能善意泛滥宠溺坏事物或生命的。但当我们失去了跟道的联系以后,那么最好的情况只能是追随德,就会表现在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里,遵循贤德师长的教诲,或许还能找回道的家园。人在跟世界的关系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就会从自然环境转向人际环境,于是从德而下,出现了仁义礼等新的人际观念和原则。老子所说仁义礼都是讲我们人类和这个世界和环境境遇的关系的比较重要的规则,跟孔子的所定义的仁义礼没有区别。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爱爱人;义,为公平正义赴汤蹈火甘愿自我牺牲;礼,维护个体尊严和社会定位,确立秩序消弭纷争。很明显,仁义礼属于下德范畴。

通过以上陈述铺垫,我们就可以阐述和翻译本章了:

高层次的德并不自以为是德,祂只追随道,所以是有德的;低层次的德坚守德的标准和规范不变,所以终究是会失去其德的;高层次的德不做什么,是无为的,也的确不需要做什么;低层次的德看上去也不做什么,但实际上是要做点什么(参与配合形成规范等)的;真正的仁是有所作为的(用心爱人),但其实并不刻意必须做什么;真正的义是有所作为的,并且必须有所行动去做点什么的;真正的礼更是有所作为的,如果得不到适当回应,就不得不捋起手臂拉扯对方了。所以说,当人们迷失道的时候,就会寻求德的指引;当迷失德的时候,就会讲究仁;当迷失仁的时候,(也就是说心灵层面上缺乏自知而无法推己及人了)就只能讲究义;当义丢失以后就只能依靠礼。礼,意味着人际的忠诚、信赖变得浅薄淡漠了,混乱纷争于是开启。识别到前述情形,就是道的浮华和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应该秉持丰厚(忠信),而不是浅薄;秉持朴实,而不是浮华。所以应舍弃那些薄华选择这些厚实。

不言而喻,“厚实”所指当然是德仁,义礼相对而言就“薄华”了。但今日的仁义礼之所以依然被归于德,也是有欲望的人类在不同程度的迷失中所做的向道德回归的努力。老子将德仁义礼进行排序,但从未否定后三者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应被我们注意到。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或许那一刻老子暗暗叹息,这世道真的变了,到“攘臂而扔之”的临界点了。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德道经》第2章“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贱之为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在《德道经》里第2章有所不同,就是在第二段“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每一句前面都有一个“谓”,“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这是第一个不同。第二个不同,“无以”是“没有办法”的意思,而“毋已”是“不能停止”的意思,句意就完全不一样了。依从老子的思想并斟酌文意,我认为帛书的表达比较古老符合原貌,但与通行本并不冲突。按照通行本,天得一以清,如果不清的话就会裂,如果没有源头新鲜能量加持会崩坏,这个更好理解些。而老子认为如果一个事情持续维持一种状态不变是做不到的,事物最后必然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所以如果天坚持要处于清的状态的话,那就恐怕也会分崩离析,所以帛书的表述也讲得通。实际上,宇宙通过质能转化的波动更替耗散着自己,维持总走向崩坏,崩坏总转而新生。这还是同源交互的对立面的统一。天不断“得一以清”,最直观的象征就是每天朝阳升起驱散黑夜。这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下一章将点出其要旨“反者,道之动”。

再细说“得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个“一”究竟是什么?首先,按照《道德经》的话语体系,必然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那个“一”,应该是指本源、起点。从道和德的关系来讲,是由道向德灌注的最初所得,是我前面所说承载初心的雏形。道已经灌注为德,就是《易经》所说“无极而太极”的“太极”。其次,德利生万物之时,从道最初所得是在宇宙万物的波澜壮阔历程中渐次展开和体现的,表现为持续更新和循环再生,并生生不息、变化繁衍。持续更新和循环再生都需要从源头汲取资源,所以“得一”也是回归源头以重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初心的贯彻始终。就像重启计算机、好好睡一觉醒来,饿了就吃饭,或者新的一年春天又到了。“得一”是刷新和再生、重归源头汲取资源,也是回归初心、“正之以无名之朴”的过程。我们现在翻译成白话文:

自古以来的回归重生,天回归初态就清朗,地回归原初就安宁,神明回到源头就更有灵气(譬如诸神不及唯一真神上帝),谷物重生才会丰收(或河谷回到最初状态就满盈——因河谷乃由水流灌注而成),万物因回归重生而生生不息,管理者回归初心就能匡正天下。如果极端发展,天不能清朗恐怕会破裂,地不能安宁恐怕会废坏(譬如山崩、不休耕的田地被耗竭等),神明不灵验恐怕会下岗歇菜,谷物不能饱满恐怕会灭种(或河谷不能充盈恐怕会枯竭——譬如三峡大坝正在逐年增加长江枯水的危险),管理者不具有高贵的品德(或按帛书文意,不停地追求更高贵的地位)恐怕会跌倒下台(譬如迷失初心乱折腾)。所以,贵必以贱为根本,高必以低为基础。所以若管理者们自称孤家寡人、不耕作的人,会是以贱为本吗?当然不是!太多的被赞颂等于没有被称誉。(读者诸君)不要精致如美玉,而要象质朴的石头。

 

创建时间:2024-02-21 10:30
浏览量:0
首页    国学管窥    道德经解读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