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害后心理救援工作亲历有感

四川地震灾害后心理救援工作亲历有感

时间:2008-6-11

 我很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这次去四川参与心理救援工作的感受和想法。我把我所看到、听到、做到和因此想到的东西如实地呈现出来。可能不全面、不正确,但在我这里是真实的。我的观点只代表我本人,是供大家参考和批评的。首先我说说我所看到的

灾区破坏状况

这次以四川汶川为震中的5128.0级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非常大,虽然死亡人口不如76年唐山大地震那样集中而巨量,但由此造成的山川地理改变、灾害区域总面积和受灾总人口、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损失,综合起来看,都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同样,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行动速度和规模、影响范围也是旷古未有的。

    震区破坏最严重的局部地区都在川北深山里,山体滑坡、道路塌方、河流壅塞情况严重,通讯中断,气候恶劣,救援人员无法快速到达深山灾区,重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这次地震也是有史以来救援条件最艰险的一次,各种障碍严重影响了救援效率。但是尽管条件这么艰难,我国政府和人民应对的能力依然得到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总理第一时间到达亲临现场指挥,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前后投入14万兵力抢险救援,全国各地派出医疗、消防、防疫、建设等专业力量及时赴援。新闻前所未有地公开透明,人民群众自发的关注和救助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民间组织募集大量善款。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一些新的、前所未有的灾难救援资源也出现了。心理救援就是其中的一个。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心理救援无从谈起,(据1978 年8月26唐山市精神病院一份普查结果表明,在两年时间里,该院确认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极度痛苦、悲哀或恐惧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108例,占各类精神病的2.4%,这些患者呈现出突发的震灾致病特点,病情以反应性抑郁为多,约占40%;次为反应朦胧,约占25%;并伴有巨大精神创伤导致自杀行为。)32年过去了,唐山人心理上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抚平,至今依然有人存在着严重的PTSD症状。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在四川出现,国内心理学界闻风而动,许多热情高涨的心理学工作者以志愿者的身份迅速赶赴灾区,甚至深入到了一线,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绵阳、广元等拥有相对比较深厚的土壤基础的地区级城市,由于土壤对地震波的吸收好于岩石地带,加上多数房屋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建筑质量好,抗震能力强,城区建筑倒塌很少,但内伤严重。深山县乡则多数房屋损毁,其中北川县城房屋损毁高达90%以上。有些村子被山体滑坡铲到谷底掩埋了,拥有1.2人口的北川陈家坝镇1/3已经被掩埋。农民的受灾情况总体来说比市民更严重。这次震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校的损失惨不忍睹。校舍的结构本身就存在四面墙体承重不均,又是跨度较大的连体建筑等特点,再加上年代久远或者施工质量不好,地震时间刚好是下午第一节课期间等因素,就成了学生们的杀手。在我们经过的地方,青川木鱼镇初中宿舍垮塌,300名学生同时遇难。北川中学死难1300多人。灾区校舍垮塌导致师生死亡人数可能在1.5万左右,在全部死亡人数中占了近四成。整个龙门山脉疮痍满目,山体因滑坡崩塌而出现成片白花花的裸岩,丧失植被无数。

    当我们进入深山灾区的时候,已经是5月24日。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对

受灾群众心理状态

进行安抚疏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灾难,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绝大多数群众已经脱离了震灾应激心理状态,进入相对稳定的,对灾后新的临时性的生活方式的适应阶段。受灾群众心理状态总体来说,令人感到最突出的印象是坚强和忍耐。农民更多为未来生计担忧,市民更多被恐慌折磨,但同时,都充分表现出人性的坚强和达观。各地的基层干部和党员骨干都在抗灾第一线为群众办事,口碑不错。

    在对重灾区和中心区的群众的个体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巨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曾经因为被震慑而陷入暂时的惊恐、无助和巨大的哀伤,但随后就转入抢救生命的疯狂的应激状态。许多城镇中断与外界联系之后,都在积极自救。混乱中逐渐建立起救援的秩序。当部队进入之后,群众被陆续转移到安全地带。很多人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我们到达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逐渐趋于情绪稳定,对于未来的担忧成为主要的心事。新的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带来的不适应感被提及。他们保持了尊严和礼貌,但言语中会有自责、内疚和惆怅,有些人有指向基层政府官员的愤怒。丧亲家庭的气氛压抑,住在一起的人都小心地避免提起遇难的人,交谈的内容经常限于适应新的生存条件,照顾哀伤者。

    坚固城市和相对轻灾区的人们压抑着对余震的恐慌情绪。房子虽然没有倒,但他们不敢回家住,而是住在自己搭建的棚席里。他们用黑色幽默、开玩笑、吃喝等方式对付恐慌。这个特点在成都、广元的市区更明显。在城郊、平原地带乡村,经常看到村民在房顶上修缮,整理补充瓦片。有些田地已经有人在插秧。农事因为地震影响被推迟了大约一周到十天。山区有部队在帮助村民收割小麦和油菜。这种景象在部分灾情很重的区域也看到了。

    救援者:医护人员、部队和志愿者的心理状态是积极和振奋人心的,但也积压了很多情绪。他们刚刚从应激反应的峰巅状态回落下来,显得疲惫。部分受灾群众转化成的志愿者工作非常投入,情绪高,富有自我价值感。

    大灾中的高危人群:老人和孩子都得到力所能及的比较好的照顾。我们到达之后看到的情况是,多数老人比较沉默,平静,处于休息状态的比较多,活动较少。大多数儿童尽情嬉戏,充分享受这个特殊时期的相处,来自不同灾区村庄家庭的孩子们很快就混熟了,他们很善于跟创伤分开,让主体部分继续成长。也有少数孩子显得孤僻退缩,跟创伤粘连。婴儿因为母亲遭受惊恐没有奶水而处境艰难,我们到达的时候问题有所缓解。一些震前就有心灵创伤的人在震灾之后更难适应现状,我的个案中就有这样的一位。

    我们进入灾区之前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能干什么,怎么干。头脑中的知识要转化为心理救援行动,需要心灵和感觉帮助,要在访谈中贴着受灾群众的心灵需要走。下面谈谈

我们的工作方式及效果

我们是从谨慎的对受灾群众的个体访谈入手开始我们的工作的。在这里所说的个体访谈是指与受灾群众的一般性接触和抚慰、倾听,不涉及创伤治疗。我们采用的方式是直接来到灾民安置点棚户门口,在征得主人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并坐下来,以与被访者平等或更低的身体姿态询问他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曾经的逃生经历,鼓励他们树立重建生活的信心。我们对受灾群众心理状况和心理救援需求的把握主要靠个体访谈来获得。其中有些个体心理情况比较严重的,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做个案治疗。个案治疗则指对一些有比较大的症状困扰、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生活变化,对未来感到绝望和担忧,并有求治动机的灾民进行的心理干预或咨询治疗。比如我接治过两名中学生,家里有亲人丧失和重大财产损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采用结合认知、意象对话的眼动脱敏快速疗法治疗,使他们擦干眼泪释然而轻松地离开了临时的咨询场所。我们的同伴在一家医院里帮助了一个陪护受伤婆婆的媳妇,帮助她宣泄压抑的情绪,调整好她的心态和认知,消除了她们婆媳之间的担忧和不信任,能更好地共同应对未来。

    对面广量大、具有某些相似心理特点的群体,我们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做了一些集体心理辅导。在这里所说的集体心理辅导是针对灾后群众群体的心理安抚或创伤修复性活动。活动采用游戏、互动体验、问答、讲座等不同形式。比如25日上午,我与同伴在广元万源老街主持了一场有200多人参加的灾后集体心理辅导活动,我们的活动主体是有奖问答和现场咨询答复。活动开始前,来参加的民众有些人行动迟缓,许多人脸上是麻木、忧郁缺乏热情的。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表情变得活泼了,许多人热情地跟我们挥手告别。我为绵阳南山中学3000名高三学生做灾后考前心理辅导。我采用催眠导入,使群体意识集中在我的声音上。经过展开话题、回顾震前生活觉察变化、引向震灾的突然而不可避免成为命运或者生活的组成部分,以及鼓励畅想把个人经验融入民族和人类经验、启发学生想象和设立五年之后的愿景等步骤,逐渐移除学生心中的块垒。我感觉集体心理辅导在受灾群众心理上应该建立起的有意识的信念或者达到的效果是,首先要通过把灾难转化为知识经验,建立理智化的安全防预,这是重塑过去;其次是充分意识到在群体中的相互支持带来的安全感,这是重建安全和人际信任,也是感受当下;第三是能让受灾群众心理上充分意识到变化,跨越当前的困难,是展望未来。这三点是我们设计集体心理辅导方案的指导思想。

    小组晤谈是另一种小规模的团体访谈,主要针对灾区一线救援工作人员做的心理支持活动,以心理小组督导或辅导,以及分享经验的方式举行。我主持过一个面向当地精神医院约15名一线医护人员的小组晤谈活动。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观想生命之树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体验心灵状况,缓解情绪压力。从积极意义上就他们在灾难中及灾后紧张工作中产生的伤痛和情绪给予包容和支持。

    在灾区,还有其他许多有效的心理救援行动在进行中。我从网络上了解到,北医六院的一批国内知名的心理专家在成都的医院为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广东的申荷永教授带领一批人马驻扎在北川中学长虹校区深入工作。我非常倾慕和赞赏他们的工作坊式,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长期深入的,非常负责任的。有许多

感人的故事

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访谈中我们倍受感动,跟着流泪。故事太多,时间不允许细说,大家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我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访谈中发现的江油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几个小故事。

这个小小的县人民医院处于重灾区绵阳地区的中心位置,地处通往北川,平武的必经之路。不仅要救治本地的伤员,所有从山区送出来的伤员也有很多会送到这里来。医院本身灾情就很严重。但是医护人员面对震灾激发起了巨大的身体潜能,拯救了难以数计的生命。

    有一位曾经因为癌症转移而做过腹腔清理手术,日常主要依靠轮椅代步的中年女医生居然在大灾来临后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投身到抢救伤员的高强度的工作中去,我们看到她的时候,虽然面容因为风雨烈日而苍老,身体却像松树一样结实了。过去因为癌症而导致的饮食、身体和情绪问题竟然没有了。她的身心应激反应给了她新的生命活力。

    地震中,医院医生根本没有时间进餐。附近的老百姓主动给医护人员送来煮熟的鸡蛋、做好的热菜饭。没有人组织,他们都是自发的。场景非常感人。

 

创建时间:2024-02-27 13:59
浏览量:0
首页    危机干预    四川地震灾害后心理救援工作亲历有感